浙江日报杭州8月9日讯 (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李凌婧)“你看优配货主,一点这些店铺招牌优配货主,实时路径就出现了。”9日,站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的繁华路口,江苏游客唐薇打开手机应用优配货主,千余米的东坡路瞬间化作虚实共生的数字孪生空间——实时街景“跃”出屏幕,百余商家悬浮展示,3D导航直达消费点。这样沉浸式的消费体验让她直呼“逛得过瘾”。
这是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联合新势界科技公司推出的“元宇宙虚拟街区2.0”应用场景。通过“AR+消费”的数智应用,湖滨步行街成为全国首个“可交互的数字孪生商圈”。上半年,上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39.6亿元,重回全省前三名,靠的就是这样俯拾皆是的创新场景赋能。
8月,上城区首次提出全域建设中央创新区,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、跨境电商等产业和场景深度融合。“上城地处杭州主城区,有着丰富的商业基础和生活场景,每日超百万级的城市活动数据是人工智能天然的‘试验场’。”上城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,上城拼的不是单项“黑科技”,而是希望让人工智能技术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城市肌理。
场景革新带来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。“试驾、选配到加装,买机器人就像买车一样简单。”日前,注册于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的杭州具微科技公司开出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。店内,参观者戴上VR眼镜,遥控轮式四足机器人用机械臂“丝滑”取回快递。“直接上手操作,可以让大家对机器人的功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。现在我们的预约已经排到了1个月后。”公司负责人王子煊说,他们的用户群体以应急救援、物流、能源、农业等领域人士为主,目前已有5家第三方开发者入驻,预计年底将实现50个品类的配件供应。
“像这样可视可感、可体验可推广的‘人工智能+’热点场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上城区发改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地将继续开放一批典型的“场景清单”,聚焦新产品首发首秀、新技术首试首用。
场景裂变优配货主,还在浸透城市的文化肌理。走进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,戴上AR眼镜,焚香点茶的宋韵生活便浮现眼前;上传一张照片,就能在网红“西子廊桥”获得15秒“城市主角”的高光体验……这些“人文+科技”的融合实验,正推动文化IP的新消费。“利用数字技术融合文化资源,打造现象级文化IP消费场景,对于放大文化优势、赋能产业发展,很关键。”上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即将到来的“金九银十”文旅旺季,上城区将通过虚实融合技术,在主题游线、实景演艺、数字展陈、文体赛会中推出人人可体验的沉浸式现场,实现场景与文化的创造性“对话”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